大连理工大学 MBA    MEM  MPM
教学和师资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和师资 > 教师观点 > 正文

刘凤朝:东北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体制机制

发布者:MBA教育中心   时间:2016-02-17

2月15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长春新区,并强调要努力把长春新区建设成为创新经济发展示范区、新一轮东北振兴的重要引擎、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重要平台、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区。这意味着新一轮东北振兴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凤朝就此分析指出,当前东北经济面临的问题,体制机制问题是核心;解决东北地区发展面临的新困难和问题,归根结底还要靠全面深化改革。  

刘凤朝指出,近几年,东北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有些地区出现负增长,是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如果不大刀阔斧地实施改革,矛盾会进一步加剧,断崖式下滑不可避免。  

众所周知,东北是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原材料的产业基地,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近年来,受投资需求的影响,装备制造业市场订单减少,企业效益下滑,原材料产品价格下降,使东北企业陷入了困境。加上投资增速明显下滑,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不断减弱,致使经济走势一落千丈。  

刘凤朝指出,“因此,下一步振兴必须通过改革再造发展机制,通过结构调整重塑发展空间。”   

当前,困顿已久的东北三省经济正在迎来新的曙光。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  

根据中央会议安排,未来五年内,东北地区要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重大成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性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此基础上,2020年以后争取再用十年左右时间,东北地区要成为全国重要的经济支撑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重大技术装备战略基地、国家新型原材料基地、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重要的技术创新与研发基地。  

对此,刘凤朝分析指出,前十年的东北振兴战略具有明显的以项目为载体,以投资为导向,以规模扩张为价值中枢的路径特征,各方更多关注如何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振兴前五年,经济增长速度上来了,但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结构升级成效不明显,甚至是逆向调节,导致发展后劲儿不足。从长远来看,《若干意见》将从根本上促进东北振兴战略路径的转换。  

对于未来经济发展的思路和途径,刘凤朝指出,当前东北问题的症结是没有真正理顺政府、企业和市场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建立政府通过完善规制和提供服务培育市场,市场通过有序竞争打造企业的良性机制。因此,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改革。  

刘凤朝建议,首先要改革政府行政理念和行政方式。政府改革要将简政放权与让利有机结合,通过简政放权让利搞活市场,政府向民间让利,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向东北让利。其次是国有企业改革。国企改革要强化国有企业的市场属性,消减国有企业的行政功能,释放国有企业的创新动力。建议在东北选择典型城市,设立政府改革和国企改革综合试验区,开展综合改革试验,探索老工业基地综合改革的实现路径,以便有效引导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机制创新。



文章来源:2016年2月16日《中国工业报》A1版



刘凤朝

现为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科技评价、技术创新与科技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等方面的研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