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MBA    MEM  MPM
首  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讲座回顾丨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

发布者:   时间:2025-10-24

在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卓越的质量管理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基石。10月20日,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举办“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营管理中的作用”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沈阳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原质量总监、拥有48年汽车行业质量管理经验的资深专家Peter Munro先生担任主讲嘉宾,带领同学们系统学习了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框架与实践应用。讲座由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系徐照光副教授主持。


从基石到蓝图:

质量管理体系的进阶之路

讲座伊始,Peter Munro首先强调了员工在质量管理体系(QMS)中的核心职责。他指出,员工需明确理解质量目标及个人贡献方式;同时需遵守公司流程,及时上报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他特别澄清常见误区:"ISO 9001并非要求所有流程必须文件化,而是根据企业规模与能力灵活调整。"

在解析ISO 9001:2015标准时,Munro以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逻辑梳理了核心条款。他通过案例说明,企业需结合内外部环境(第4条)、领导力(第5条)及运营支持(第7、8条)制定策略,并通过绩效评估(第9条)与改进(第10条)形成闭环。他还对比了中外审计差异“在中国,审核方可能要求企业提供设计和产品制造的相关文件,但在世界其他地区,只提供服务的公司并不需要这些。

针对 EFQM卓越模型,Munro详细分析了其从2013版到2025版的演进。2025版EFQM聚焦“方向、执行、结果”三大维度,强调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UN SDGs)融入企业战略,并利用数据与AI预测利益相关方需求。他介绍,EFQM的RADAR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判断出当前的优势与改进机遇,但需注意其“自我评估主观性强”的局限性。

案例解码:

卓越组织的管理实践与领导力密码

Munro结合劳斯莱斯、江森自控等企业的实战经验,指出成功推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关键在于“让员工亲自梳理流程”,而非依赖外部顾问编写脱离实际的文档。他提到,在劳斯莱斯推进EFQM模型时,公司曾围绕30多个项目开展跨部门协作,由品牌、质量、财务总监等负责人直接推动落地。

在对比ISO 9001与EFQM时,Munro总结道:“ISO 9001适合追求合规与短期市场准入的企业,全球已有130万家认证;EFQM则侧重于长期转型与全面卓越,目前仅5万家企业使用,更适合追求可持续竞争力的组织。

思想碰撞:

搭建学术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桥梁

讲座尾声,主持人徐照光老师补充强调,国际认证不仅是组织获得社会认可的重要标志,更是推动组织持续改进的有效工具ISO 9001与EFQM模型可作为MBA论文的研究工具,例如通过EFQM的RADAR工具诊断企业问题,而非仅论述理论框架。学生在进行研究时要善于运用其中的RADAR模型等专业工具,通过系统性诊断评估,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Munro进一步补充了ISO 9001与EFQM模式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ISO 9001依赖外部机构通过25天的文件与现场审核来进行合规性审计,EFQM评估则由跨企业专家团队开展为期一周的深度访谈与复盘,注重“最佳实践分享”。

本次讲座为参会者提供了深入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在运营管理实际中应用的宝贵机会,并进一步认识到企业需重视质量管理体系的战略价值,根据发展阶段选择适合的框架,强化全员参与。领导层的参与对于推动持续改进机制落地也至关重要,以此实现运营效率与可持续卓越的双重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