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25日,经济管理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联合案例教学与研究中心共同组织学院60余名师生赴山东青岛开展“智行百企案例研学”活动。研学团深度走访海尔集团、浪潮科创中心、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及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家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沉浸式参访、专题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系统学习了企业在生态战略、数据治理、智慧港口建设及新能源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先进经验。
海尔集团:工业互联网赋能中国制造新未来
24日上午,研学团来到海尔集团。在海尔生态体验中心,近距离感受了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赋能成果、智慧家庭场景的落地应用以及海尔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实践。位于生态体验中心二层的海尔文化展令人印象深刻:从1984年濒临倒闭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到如今全球员工超12万人,年营收4000亿元的世界500强企业,海尔早已成为中国制造的标杆。文化展以“人的价值最大化”为主线,以海尔集团六个战略发展阶段为脉络,生动诠释了海尔的文化理念和创业创新精神,体现了海尔作为中国制造业代表、中国品牌代表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成果和“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的自我颠覆精神。


海尔集团战略发展部合作总监吕泽民和海尔集团总裁办学习交流中心院长杜崇飞分别围绕企业从家电制造商向物联网生态企业转型的历程和“人单合一”管理精要两大主题带来专题报告。作为全球领先的美好生活和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商,海尔通过“战略创新、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实现了从封闭企业到生态平台的转变,突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局限,让员工拥有满足用户需求的自驱力量,并在用户创造价值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分享,实现由制造向服务的转型。

浪潮科创中心:数据赋能数字政府建设新篇章
24日下午,研学团来到浪潮大数据产业园。在园区展厅,师生们深入了解了浪潮在计算装备、软件、云计算服务、新一代通信、大数据等领域的核心技术,并观摩了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场景化解决方案。展厅内标志性的“浪潮天梭K1系统”成为关注焦点,这是我国第一台关键应用主机系统,成功打破了国外在高端服务器领域的技术垄断,为我国金融、电信等核心行业提供了安全可控的IT基础架构,充分展现了浪潮坚定不移走科技自立自强道路的决心和实力。


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客座教授张峰以《数据治理与数字化转型理解与实践》为题带来主题分享,深刻解读了从“互联网+”迈向“数据要素×”这一数据价值不断深挖、不断升华的进程,以及数据驱动下的新业务形态和产业变革机遇。作为数字政府领域的专家,张峰总还为师生们分享了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趋势、要点、核心以及数据治理在政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智慧码头缔造全球港口新标杆
25日上午,研学团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集团。作为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也是全球首个融入“氢+5G”的智慧绿色码头,在这里,自动化的鲜明特征贯穿全流程。青岛港自主研发了集计划、调度和控制于一体的集装箱码头智能管控系统,生产现场从以前的人员密集作业变为现在的空无一人,13次刷新码头装卸效率世界记录,为全球自动化码头建设提供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可复制”的“中国方案”。


在通过展厅全面了解了港口的发展史和部分作业流程工作原理后,研学团师生来到港口观景平台,远眺无人码头真实作业场景。自动化桥吊、高速轨道吊、智能导引车精准协作,数十吨集装箱如“积木”般轻盈起落、往来穿梭、精准堆码,“中国速度”震撼人心。青岛港集团新闻中心主任焦兰坤全程陪同参访和讲解,为我们细数了青岛港人从自动化码头建设之初到如今推进绿色港口建设进程中始终坚持创新发展理念、锚定科技自立自强的拼搏奋斗史。

团队还有幸参访了许振超劳模创新工作室,与“人民工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许振超大师面对面交流。许大师曾带领团队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记录,“振超效率”声名远扬。听许大师娓娓道来一代代青岛港人的创业故事,师生们无不被“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的奋斗精神深深打动。


特来电新能源:“三网融合”构建绿色能源新生态
25日下午,本次研学活动的最后一站来到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团队依次参访了中国新能源生态科技馆、零碳楼宇、立体泊车和生态党建展厅,特来电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2024级EMBA校友周小飞全程陪同并讲解。特来电成立于2014年,是中国创业板第一股特锐德控股子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制造商和充电网运营商,秉持“一步领先,步步领先”的企业理念,以打造“让客户满意、政府放心的中国最大汽车充电网生态公司”,引领“‘充电网、车联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新能源互联网”为目标,开创了新能源汽车充电行业的新格局。参访过程中,师生们了解了特来电在新能源领域的全方位创新布局,从“充电网+微电网+储能网”的虚拟电厂建设,到“全场景电力解决方案”;从“电动汽车群智能充电系统”到“智能柔性充电弓”;从“超阶零碳数字建筑”到“极速立体泊车系统”,每一项创新成果都彰显着特来电在新能源生态体系建设中的领先地位。


座谈交流环节,特来电副总裁周小飞、大客户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张玉龙、东北大区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王自立围绕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充电网布局、立体车库建设、薪酬及绩效管理等话题与师生们展开深度交流。


至此,“智行百企案例研学”青岛站活动圆满落下帷幕。两天的时间里,师生们深入企业现场,近距离获取了行业前沿动态和企业优秀管理经验,为促进产教融合实践和学生成长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作为学院推进实施“新质生产力MBA培养计划”的重要环节之一,未来,“智行百企案例研学”活动将继续拓展行业头部企业资源,搭建与优秀专家学者的交流平台,打造“行走的课堂”,为培养具有产业洞察力和创新领导力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提供持续支撑。
学生感悟
2021级MBA乔向东:
跟着大工经管·智行百企研学之旅,海尔与浪潮的参访让我深受触动。海尔"人单合一"管理模式展现了员工价值与用户需求的深度绑定,海尔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则呈现了产业链协同的创新可能。浪潮科技张峰总的《数据治理与数字化转型理解与实践》专题讲座聚焦数据资产价值挖掘,通过优化智能服务链路、构建云端生态系统持续推动场景化创新应用。作为传统制造业的一员,我将把“用户驱动”、“生态协同”和“业务优化”的理念带回企业,在起重机智能化改造中尝试工业互联网应用,推动从单一产品制造向智能服务解决方案的转型升级,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4级MBA徐怀远:
衷心感谢学院精心组织和周到安排。此行活动,让我感慨良多、收获颇丰。两天来,我们一同见识学习了海尔的人单合一、创客孵化,浪潮的数据业务化、业务数据化,青岛港的智能自动、自立自强,特来电的一主两翼、生态党建…回顾此行经历,这一场场一幕幕,拓宽了眼界思路,提升了站位格局,启发了管理思维。未来,我将认真总结体会,不断凝练新知,聚焦一流立大志、立足岗位做实事,全力争做扎根实践的一流管理人才!
2024级MBA李硕:
有幸参与大工经管研学活动,与师生一同走进海尔、浪潮、青岛港、特来电四家企业。这场企业行,为我们打开了“科技与场景融合”的鲜活课堂。
海尔“人单合一”的管理活力、浪潮工程师对科技赋能产业的深刻理解、青岛港自动化与精密设备的高效协同、特来电在新能源领域的创新探索,让我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在产业实践中的蓬勃生命力,触摸到“科技与场景融合”命题下的鲜活脉动。
感谢学校为我们架设起与尖端企业沟通学习的桥梁。此行不仅点燃了探索未知的热情,更坚定了我们以开阔视野、坚实步伐丈量世界、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决心。
2025级MBA董艳:
首先感谢学院为大家搭建这样一个优质平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平台才能把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从文字到落地全生命周期栩栩如生展示在我们面前。其次本次研学的企业从战略布局,实战场景,行业背景均有所不同,让我们对传统企业转型的心路历程,新兴企业的思维破局都有了更深刻的感受。最后研学收获的不仅仅是鲜活的案例,也是对管路思维自我认知的一次打磨突破,更让我们对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为进一步深化学院案例和实践教学特色,拓宽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商业视野,激发学生探索行业前沿的热情,提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经济管理学院推出“智行百企案例研学”系列活动,由学院教师带领专业学位研究生走进行业领军企业,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学习经营管理经验,赋能个人及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