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 MBA    MEM  MPM
首  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教师观点 | 丁永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

发布者:   时间:2024-04-30

     日前,我院丁永健副教授在《大连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是用同样的劳动、资本、土地,生产出更多、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提升全要素生产率需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回报、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通过要素的重新组合,特别是与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的有机结合,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这既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也是当前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所在。现转发全文如下。

原文刊发于《大连日报》(2024年4月2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和主要特征,强调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这为我们理解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抓住了要领。通俗地说,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就是用同样的劳动、资本、土地,生产出更多、更高品质的产品与服务。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从劳动要素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意味着更高的劳动效率。我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充足。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以“世界工厂+全球市场”的模式,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制造业大国。但许多研究认为,我国在2008年前后迈过了“刘易斯拐点”,进入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阶段。时至今日,我国的劳动力成本已经明显高于菲律宾、越南、墨西哥等国家,促使全球贸易和投资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以大连软件外包业为例,一方面依赖成本优势的业务逐渐转到菲律宾等国家,另一方面受到日元贬值和跨境数据流动障碍的影响,一部分业务回流日本。因此,传统的依赖劳动力优势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况且,劳动力成本优势意味着低工资、低收入,不利于共同富裕和扩大内需,难以真正打通国民经济内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实现国家竞争优势的切换,是新阶段我国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不但如此,和绝大部分中高收入国家一样,我国老龄化社会加速形成,新生人口数量下降较快,老年人口抚养比将迅速增加,从而给经济社会带来巨大的挑战。作为应对,一方面要通过降低生育成本等手段鼓励生育,但更重要的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一个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青年人赡养父母很艰难,但一个接受过良好教育、从事新兴产业的青年人赡养老人的能力要强很多,并且随着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老年人从事生产、创造财富的能力也大大增强,可降低对青年人赡养的依赖。总而言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就是不再靠人多,而是提高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是我国经济转型和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挑战的关键。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回报
  从资本要素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高储蓄率是我国经济的突出特征,也是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我国实施鼓励外资的政策,FDI流入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营商环境优越,民间投资活跃。采用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特别在当前的财税体制下,公共投资的积极性较高。这些因素使得中国资本积累的速度非常快,成为全球少有的同时具备劳动密集与资本密集特征的国家。未来我国的投资增长还有一定的空间,但主要表现为新质生产力领域出现的新投资机会,即资本的增长要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为条件。不但如此,在一些监管相对薄弱的领域,由于投资的增长过于依赖债务的扩张,还诱发了不同程度的风险隐患。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化解债务风险的举措,这些措施的本质是“以时间换空间”,即通过存量债务的延期和置换,动态优化债务期限结构,再通过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化解债务,这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从经济周期、债务周期角度看,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难以在总量上进行大幅投资扩张,只能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回报。总而言之,我国已迈过了依赖资本要素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阶段,经济增长的出路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化解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也靠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要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
  从土地要素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意味着更高的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工业化进程往往伴随着农业用地的减少和工业、商业用地的扩张,城市化的集聚效应本身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率。但作为一个人口规模超大的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我国已不可能再通过工业、商业用地的大规模增加以支撑经济增长。在农业发展上,既要藏粮于地,保证耕地面积,提升耕地质量;又要藏粮于技,通过农机、农艺、种业的科技创新提升耕地效率。在工业和商业发展上,必须实施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通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化解经济增长与保护耕地、保护自然环境之间的矛盾,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在经历了奇迹般的快速增长阶段后,我国只有通过要素的重新组合,特别是与技术、人力资本等高端要素的有机结合,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这既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也是当前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所在。


丁永健


   大连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美国麻州大学波士顿分校访问学者,国务院国资委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常邀主讲。

     研究方向:产业发展理论与政策(侧重于中国制度环境下的产业发展研究,政府层面的应用包括产业规划、产业政策、营商环境、招商引资,企业层面的应用包括基于行业分析的企业战略研究、商业模式设计)。



分享到: